1.横空出世
纸币制度起源于北宋,本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此后南宋、金、元等朝代觉得纸币十分好用,因而沿袭不改。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也觉得纸币制度相当好,应该继续沿用,但却没有立即印制大明的纸币,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之前,明朝主要用的是铜钱,民间也会用实物来进行交易,对此朝廷也并未多加干涉。原因无它,元朝末年纸币大规模贬值,公信力早已丧失,在民间看来纸币就等于是废纸,甚至还不如废纸,这就是政府搞出来圈钱的东西,因而也压根不管到底是元朝的纸币还是明朝的纸币,反正就是觉得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加上这段时期国家草创,事务繁忙,也暂时管不了那么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还是决定正式发行纸币,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正式下诏印制明朝的纸币,取名“大明通行宝钞(简称大明宝钞)”,新朝新气象,不得不说大明宝钞的样式也特别高大上,宝钞大概一张A4纸的大小,由于是用桑树皮纸制造的,所以宝钞呈现青色,耐腐蚀性也很强,上面有专门防伪的龙形花纹和防伪篆文,下面印制的是对伪造宝钞者的警告和处罚内容,宝钞中央则绘有钱串图案,以钱串画面的多少来代表面值,宝钞分别有一贯(1000文)、500文、400文、300文、200文及100文钱,六种不同的面额,满足民众的各种消费需求。同时明朝政府又规定每一贯钞能折换铜钱1000文,又或者可以折换白银一两,而每四贯钞则可对兑黄金一两,看起来很有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