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选择认同的客体确定一个主要动机,我曾为了行文的目的,将其分两个阶段来描述:一是有共同基础;二是有认同发生。不过如我们在分析工作中所看到的,这个过程并非如此划分阶段。因为“某个个体感到他与另一个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与“他将自己投射到这个人” 是同时发生的(这同样适用于内射)。这些过程在强度与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而这些方面的不同之处决定了这些认同及其发展变迁的强度与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希望大家注意以下事实:虽然我所描述的过程通常是同时运作的,我们在每个状态和情境中,一定要仔细考虑,诸如,投射认同是否比内射过程更有优势,抑或相反。【这一点在技术上极为重要,因为我们总是必须选择当下最为迫切的材料来加以解释。而且,在这个背景下,我要说的是:在有些分析时段,有些病人似乎完全被投射或内射所支配。另外,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相反的过程总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保持运作,因而早晚会再次进入情景,成为主导性因素。】
我曾在我的文章《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中提到:将自体投射的部分再内射的过程,包括将已被投射的客体的一部分内化的过程——病人可能感觉这部分客体是有敌意的和危险的,也是最不希望再内射的。另外,自体的一部分的投射,包括了内在客体的投射,这些也被再内射进来。这些都会影响到,在个体心中自体被投射的部分能够在它们所侵入的客体中保持多少的强度。我现在要对问题的这个方面提出看法,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