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采矿、初级产品制造、批发零售等行业劳动者需求,刺激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等行业就业人口增加。如图2-15所示,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可分成两个阶段,2012年是分水岭。2007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为20186万人,之后持续增长,2012年增至23241万人,之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降至22350万人。2007—2016年,第三产业劳动者从业人员数连续10年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速达到10.3%。2007—2011年,第三产业劳动者从业人数年均增速为2.8%,2012—2016年,平均增速为5.1%。同时,2012年也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由增转降的拐点年。
图2-15 2007—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
数据来源:2008—201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曾经的“金饭碗”——银行业收入下降。如图2-16所示,2016年,非农行业中,金融业“收入”老大的身份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替代。201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478元,超过金融业的117418元,成为收入最高的行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行业无一不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直接相关,行业规模迅速扩展。这一发展态势还将继续,以互联网企业为例,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为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可以预见,无重大经济冲击的情况下,未来10年,行业两位数增长态势将持续。近五年来,住宿和餐饮业一直是平均收入最低的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性特征突出、劳动者供给充足决定了这样的市场表现。收入最高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住宿和餐饮业的2.8~3倍,各年略有差异,但并不显著。